读方思考与用方体会,读方思考与用方体会 高建忠
高建忠●读方用方笔记(一六二)临证谈小青龙汤
基本上和前面的方解大同小异,但是,何秀山在这里不是说的寒饮,而是说的痰饮。这和前人多少有点出入。寒饮和痰饮还是有差别的。痰和饮是不一样的。小青龙汤重在治饮,而轻于治痰。
把小青龙汤看作一张专治寒饮之方,其意义在于:更便于我们解读小青龙汤证中的“或然证”。更便于解读小青龙汤可以治疗痰饮证之咳逆倚息不能平卧者、治疗溢饮浮肿者。有表可以治,没表我们仍然可以用小青龙汤。
本案可谓方随证转之典范,尽管说不出多少理由来,就觉得这个医案好。依次使用五方,总不出少阴病、太阳病范围。麻黄附子细辛汤止大便下血,麻黄附子甘草汤止咽痛,小青龙汤止心下动悸,真武汤治咳吐清痰,附子汤治背微恶寒。
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特别是治疗一些内伤咳嗽,有喘,后背发冷,用量就要加大才会有效,麻黄9g,生白芍9g,五味子9g,干姜9g,清半夏9g, 细辛9g (先煎),桂枝9g,生甘草30g。这种剂量,就不是泡水喝,而是煮成汤剂来喝。总结:小青龙汤小剂量泡水喝治疗声音嘶哑,说不出话有奇效。
从临床角度来看,如以八纲解读六经,水气所停部位在里,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为表寒里饮。我们不去追究“心下”在哪里,我们只是说表寒里饮,用了一个“里”字,把“心下”经概括过去了。如以脏腑经络解读六经,水气所停部位在肺,小青龙汤证的病机是风寒外感,寒饮停肺。
临证体会,当二方证表现不典型而选方出现困难时,通常单纯过敏性鼻炎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,伴有咳、喘、哮时选用小青龙汤加减,疗效较好。所以,临床上一定要加减,如果加减不合适,有可能会有稀痰变成黄痰,由稀鼻涕变成黄鼻涕,由鼻塞不厉害变成鼻塞厉害,由不发烧变成发烧。这一点应该注意。
方剂的思考与感悟
由于经方的方证来自临床实践,不论是经方派,还是时方派,都注重其应用和研究,对其认识也就不断深化,逐渐认识到方证的科学性。
这样一比较,看起来就明白多了。这个小孩的方剂就是一个保和丸的加减方,当然也可以说是平胃散的加减方。保和丸里的二陈汤是针对胃的,那么,这个小孩的这张方剂里的平胃散是针对脾的。食积也可以伤脾。我们再来思考这个小孩,腹胀,腹痛腹泻两天,这个腹泻肯定泻得不是很厉害。
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,但每一次翻阅它,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。它不仅让我惊喜,也让我困惑。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、钻研,这一次次的思考、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《伤寒论》以及中医的深情。
尽己之智力所及去思考,尽己之情感所及去感受,然后尽量消弭自己与对方之间的鸿沟,此为上等。仅仅只是像防贼般地看人,不论何事都偷偷摸摸地先发制人并引以得意扬扬,此为下等。 要让人心服口服,需要长久的努力:要跟人吵起架来,花不到一分钟。但要让人心服口服可得花上十年、二十年。
古人配药方不是随便组合,也不是分酸碱性的 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,经过世世代代、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,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。随着意识利用药物的不断发展,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、配合和调剂,逐渐产生了方剂。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。
小学语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汇总
小学语文的阅读方法 (一) 快速阅读 学生在进行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可以采用快速阅读法,快速阅读需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。在阅读之前,教师可以提出问题,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,然后快速地从所给的材料中找出与问题答案有关的信息。
【方法1】顾名思义,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,然后连接成一句话。【方法2】找近义词的方法,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,仍保持通顺。【方法3】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。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,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。
我比较赞成倒读法,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,目的明确,容易集中,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,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。“倒 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(提问时间、地点、原因等)效果最好,对深层理解的题目,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,进行概括和总结,分析所提供选项,作出准确的判断。
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如下: 解题步骤: 通读文章,了解主要内容,揣摩中心思想。 认真通读所有题目,理解题意,明确题目的要求。 逐条解要带着问题,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,认真地思考、组织答案。 检查,看回答是否切题,内容是否完整,语句是否通顺,标点是否正确。
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如下:略读法:略读法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,它只要求读者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不要求深入理解。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,提高阅读效率。在略读时,可以采用以下步骤:首先,仔细阅读文章标题和副标题,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。
高建忠.读方用方笔记(一二二)临证谈小柴胡汤
1、由小柴胡汤加苍术,可联想到后世常用的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方,即柴平汤方。由柴平汤方又可联想到临床上常用的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减,小柴胡汤合保和丸加减,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等等。这些合方在临证使用中,有需用人参者,有需去人参者,总需依证用药。
2、体质因素,生活方式的影响,以及治疗前使用西药及中成药的影响,使得这一治法在当前临床上应用机会极多。当然,这种应用,不是用小柴胡汤的原方,它仅仅是用了小柴胡汤的这种和法。在和解的基础上治疗表证。在伤寒论里面,给我们的是小柴胡汤合用了桂枝汤,尽管剂量减了,但是,这个主方是样合了。
3、分析本案处方,实为小柴胡汤、半夏泻心汤、二陈汤三方合方加减(如果把“制黄连”看作左金丸法,则为四方化裁)如果治疗外感病,如果从六经辨证法用方,小柴胡汤不该有这种用法。
4、我们在临床上会见到很多虚人外感,对于虚人外感,我们应该如何来治疗呢?只要提到虚人外感,我们首先就会想到玉屏风散,如果我们再往下想,就会想到桂枝汤,或者是桂枝汤加减方,如果再往下想,有的人可能会想到小柴胡汤。
5、易水学派理论与脏腑经络理论解读经方,只要符合临床实际,亦有其价值。 针对外感病,如少阳病,小柴胡汤虽非直接从脏腑入手,但适用于内伤病及脏腑辨证,其作用在于恢复气机升降出入。 实践中,小柴胡汤能调和“上下表里之气”,促进气机畅通,适用于恢复人体正常功能。
高建忠.读方用方笔记(一三零)临证谈小柴胡汤
1、第一个医案,明确点出来,大便秘结,而用的是小柴胡汤而不是大柴胡汤,而这个医案没有提大便,用的是大柴胡汤而不是小柴胡汤。又记有人患伤寒,身热目痛鼻干,不得卧,大便不通,尺寸脉俱大,已数日。一夕汗出,予谓速以大柴胡下之。
2、在伤寒论里面,给我们的是小柴胡汤合用了桂枝汤,尽管剂量减了,但是,这个主方是样合了。学到这里,实际上伤寒论里给我们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方方式,就是方和方的合用。
3、小柴胡汤中,柴胡升散,黄芩清降,治疗半表半里之郁热,其他药物和中扶正,针对正气不足。 若邪热不伴正虚,仅用柴胡、黄芩即可调整气机。甘草的加入,可调和药性,形成简化版小柴胡汤。 此解读有助于将小柴胡汤应用于温病学,适应温病学不喜欢温补温燥药物的特点。
4、此解中,“上下表里之气皆调达”一斑嘛,尽管并非指全方之效,但移用于全方,似颇吻合。服用小柴胡汤确有使“上下表里之气皆调达”之效。我们总是说要恢复人体正常气机的升降出入,那么小柴胡汤就有这个功能。
5、当然也可以合半夏泻心汤合方,当然也可以和温胆汤合方,这样就连起来了。合小柴胡汤这一系列的方剂,这个使用的范围就大了。在这些合方的临证中,有需要用人参的,有需要去人参的。用也好,去也好,总是与辩证使用,而这些合方,需要我们在临床上去体会,体会的越多,感觉就会越良好。